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网站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附近品茶_全国同城空降快餐

“此时不拼,更待何时?”
发布时间:2024-10-06 信息来源: 中国航天科工《屠守锷院士传记》

  航天精神今日谈:

  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不同情弱者。面临硬仗大考,从国家利益出发作决策,以维护国家形象、民族尊严、发展航天技术为己任,屠守锷带领团队,把住宝贵的窗口期,拼下一个个“不可能”。当机遇来临时,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+最硬核的实力,将为你打开一扇又一扇大门。

  从全局出发,对国家有利,是屠守锷思考问题的准则。

  19879月,在澳大利亚国家级的招标中,美国休斯公司使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方案中标。

  彼时,美欧相继多款火箭发射失败,出现了运载火箭空白,这对中国来说,是绝佳窗口期。

  但火箭,只有草图:以加长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作芯级,捆绑四个液体火箭助推器。

  休斯公司认定中国人不可能成功,在谈判中傲慢地提出:1990630日前,火箭如果没有竖立在发射架上,就算违约,必须支付巨额赔偿。

  签,还是不签?

  屠守锷表明态度:不惜一切代价,一定要签下来!

  因为,国家利益需要。

  承担外星发射任务,不仅可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,为国创汇,而且能壮国威、振民心、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。

  “航天有一支这么好的研制队伍,有30多年拼搏打下的基础,此时不拼,更待何时!”

  屠守锷的气魄令很多老航天设计人员振奋,他们由衷地期望和屠老一起,为国家献上一个“金娃娃”。

  要在18个月内研制一个新型号,硬仗,开始了。

 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研制队伍,就是屠守锷当年率领研制洲际导弹的队伍,是创造了金牌火箭“长征二号丙”神话的队伍。

  严峻考验当前,大家依据过去30年积累的成熟经验,精细地运筹、周密地思虑、精心地调度、细致地工作,不断成倍地提高效率。

  最终,克服了捆绑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难题,在18个月里竟然完成了往常3~4年的工作量!

  当火箭如期履约,并于1990716日首飞成功后,美国人说,“中国人能创造出西方人做不到的奇迹?!?/span>

1992年8月9日,屠守锷(中)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发射现场

 (海报/婕 文/吴琼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