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科工四院四部十二室在较好承??蒲醒兄频耐?,近年来,积极组织力量,组建创新组,由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设计师牵头,以近4年入职的青年设计师为主力,平均年龄仅29岁,持续开展领域方向的创新研究,取得一系列突破。
初试身手,挑战赛展现创新智慧
创新组成立之初,恰逢设计挑战赛开幕,该挑战赛瞄准科技发展和制胜未来需求,开展新概念、新机理等创新设计,全国多家高校、科研院所上报千余项参赛提案。
创新组勇于争先,充分发挥系统工程思维,秉承正向设计理念,深挖需求、设计场景、体系化论证和分析。过程中大家持续头脑风暴、集智创新、严谨求证,创新提出机理独特的概念,并在参赛过程中快速迭代深化。经多轮激烈角逐,凭借需求突出、概念新颖、机理清晰等优势,得到大赛评审专家组高度认可,获总决赛最高奖项一等奖,并获批成立创新中心持续深化研究。
勇于突破,跨领域技术融合创新发展
创新组以重要领域方向为基础,大胆突破,将诸多要素相结合,向更广的使用域去拓展,创新新形态。他们打破传统设计思路,将多项技术创新结合,形成新域新质技术能力。通过多个这样的“跨域融合”,探索出了多个新的技术方向,目前已获得10余项课题支持。
谋篇布局,创新提出多个规划项目
创新组承担着在重要领域谋新篇、布新局的重要任务,从体系层面系统研究能力、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,注重需求牵引,在创新组近年来多方向技术研究基础上,进一步系统级创新,过程中,团队密切协同、快速迭代,往往一周就能实现一个总体方案的整体迭代优化,多个发展项目得到规划部门认可与支持。
薪火相传,助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
创新组构建了“自主创新+导师把关+成果反馈”的人才培养机制,充分发挥青年设计师的能动性,由青年设计师相对独立承担创新研究工作,过程中由组长作为导师,在关键环节进行指导、把握方向。同时,引导青年设计师将创新研究工作及时转化为科技论文、发明专利等成果,构建创新发展的正反馈,形成不断增益的良性循环。
创新组成立两年以来,团队成员发表论文、申请专利30余篇,多名设计师获得各级表彰奖励。
新形势下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、快速创新,以十二室创新组为代表的四部创新力量,将继续深耕专业、不断突破,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